一个在法律和商业上存在隐患的Logo,即使设计得再美,也是一个失败的作品。
法律层面:
-
独创性与可商标性: 这是首要问题。Logo必须是原创设计,不能与现有已注册的商标构成近似,尤其是在同一或类似行业领域。直接使用字库中的默认字体或从图库中购买素材进行简单组合,很可能因缺乏显著性而无法注册。
-
进行彻底的商标检索: 在最终确定Logo前,必须在目标市场国家(或地区)的商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,这是一个专业且必要的步骤,可以避免日后昂贵的法律纠纷。
-
明确版权归属: 与设计师或设计机构签订的合同必须清晰规定,Logo设计完成后,其全部版权和商标权将无可争议地转移给品牌方。
商业层面:
-
生产成本考量: 一个有多色渐变、复杂阴影效果的Logo在印刷、刺绣或金属蚀刻时,成本会急剧上升,甚至难以实现。设计应考虑到未来主要的应用工艺,确保其在商业推广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。
-
文化敏感性: 如果品牌有全球化愿景,必须核查Logo的图形和色彩在不同文化中是否有负面、冒犯或不吉利的含义。
-
域名与社交媒体可用性: 检查与Logo名称相关的域名和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账号是否可用,这也是现代商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